◎大量客製化
客製化(customization)意指一開始便對市場供應物加以量身訂做。根據Davis (1989) 的定義,所謂的客製化,即運用資訊技術以大量生產的成本,生產個人化設計的產品,以達成每位顧客的需求(林倉旭、佘溪水,2008,p.14)。客製化目的,讓每位顧客能以合理的價格找到他們所真正想要的產品或服務。Gilmore 等人(1997)提出四個達到大量客製化的方法:協同(Collaborative)、適應(Adaptive)、外表(Cosmetic)和透通(Transparent)。協同客製化是指顧客參與設計流程階段,讓顧客可以自行選擇或組合所要的產品但是製造和裝配流程可能是標準化的形式;適應客製化說明流程基本上是標準的,但可以讓顧客自行修改,以符合自己需要的客製化產品;外表客製化和客製標準化相似,這類的產品大都相同,只是顧客通常希望產品能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像是不同大小的包裝;透通客製化則和外表客製化幾乎相反,產品的包裝和運送都是標準的程序,但是產品本身則是客製化的。因此顧客的喜好就會被考量在設計流程當中,但是其他像是製造、裝配和配送流程則採標準化的方式(朱晉儀、吳杉堯,2007,p.5)。
資料來源:
朱晉儀、吳杉堯(2007)。建構客製化產品設計管理系統之研究(博/碩士論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林倉旭、佘溪水(2008)。客製化生產流程設計之研究-以機械製造業R公司為例(博/碩士論文)。私立逢甲大學。
以上內容為上課學習用,如有侵權歡迎來信告知,將即刻刪除,謝謝!
◎說明
就目前消費市場看來,消費者的聲音已逐漸受到了重視,需多的設計會依消費者需求為考量的主因,故客製化生產方式逐漸的嶄露頭角替代了傳統的制式化生產。以上內容令我聯想到即溶咖啡或者是罐裝咖啡的製造方式,業者必須先了解大部分顧客需求,進而針對需求來調配咖啡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