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論文文獻收集_情感設計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設計的三層次-反思層次

反思層次是屬於大腦思考的部份。在演化發展的最高層次,人類的大腦可以對其自身的運作進行思索。這是反省並且有意識的一種思維(王嘉盈、黃慶輝、陳光大,2009p.15)。反思層次,它所注重的是訊息、文化、及產品或其效用的意義;只有在反思層次上,意識和最高層級的感覺、情緒、認知才會存在。反思層次容易隨文化、經驗、教育和個別差異的變化而變化。這一層次可以凌駕於其他層次之上。在反思層次上,顧客關係扮演了主要的角色,它是如此的重要,以致於維持良好的顧客關係甚至可以完全改變本來對這項產品的負面經驗(翁鵲蘭、鄭玉屏、張志傑譯,2008p.p.45-46p.110)。反思層次的設計可以激起使用者更強烈、持久的情感,所不同的是,它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醞釀與反應才能形成(蔡秋華、林頌堅,2008p.15)。

文章標籤

suy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設計的三層次-行為層次

行為層次是控制日常行為的大腦運作層次,也是大多數人類行為之所在。它的活動可經由反思層次來增強或抑制,反過來說它也可以增強或抑制本能層次。但行為控制和感覺的輸入沒有直接的通路,它只是監視、反省並設法使行為具有某種偏向(王嘉盈、黃慶輝、陳光大,2009p.15)。本能層次與行為層次的反應皆是潛意識的。行為層次設計聚焦於產品實際功能的使用上,在此層次忽略外觀的重要性,但產品的效能卻很重要(蔡瑜容、翁千惠,2010p.16)。故行為層次與產品的使用和產品給人的體驗有關(翁鵲蘭、鄭玉屏、張志傑譯,2008p.45)。

文章標籤

suy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設計的三層次-本能層次

設計的本能層次,這看起來是迎合人們最簡單的一個層次,因為它的反應是生物性的。本能層次是使用者對產品外觀的第一眼印象;它是先於意識、先於思維的,這包含了色彩、形狀、造型等;本能設計對情感有直接的影響力,它必須感覺良好,令人產生共鳴。吸引力即是一種本能層次的現象-完全對於物體外表的反應(翁鵲蘭、鄭玉屏、張志傑譯,2008p.p.25-26p.48)。本能層次為情感程序的起點,透過感官對大腦輸入信號,來進行對外界事物的快速判斷,並傳遞適當訊息給肌肉(運動系統)及警告大腦的其他部份。本能設計所強調的就是產品外觀的形態,設計師在此層次所要努力追求的是使用者潛在的本能反應。本能設計就是和直接的情感衝擊有關係,它必須感覺良好或是看起來很好,感官的享受與刺激也包含在其中(王嘉盈、黃慶輝、陳光大,2009p.p.15-16)。經由上述內容發現在本能層次上,生理特徵---注視、感覺、和聲音---支配了一切(翁鵲蘭、鄭玉屏、張志傑譯,2008p.85)。

文章標籤

suy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設計的三層次

人類擁有複雜的大腦結構,擁有語言和藝術、幽默和音樂。我們能意識到我們在世界上的角色,我們可以反省過去,因而學得更好;迎向未來,因而準備的更好;內省自我,因而當下的活動處理得更好。Donald A. NormanAndrew OrtonyWilliam Revelle共同進行的情緒研究,提出了人類屬性是肇因於大腦的三個不同層次(如圖2):自動預置層,稱為本能層次(visceral level);包含了控制日常行為的大腦運作部分,稱為行為層次(behavioral level);還有大腦的思考部分,稱為反思層次(reflective level)。每一層次都在人類的整體機能中扮演不同的角色(翁鵲蘭、鄭玉屏、張志傑譯,2008p.p.25-26)。本能層次的設計>外觀;行為層次的設計>使用的樂趣和效用;反思層次的設計>自我形象、個人滿足、記憶。(翁鵲蘭、鄭玉屏、張志傑譯,2008p.47)。19.jpg

文章標籤

suyi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